您现在的位置: 温州天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 >> 业界新闻 >> 正文


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

作者:佚名    来源:新华社    点击数:   更新时间:2013/3/12 

 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7日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,全国政协副主席、科技部部长万钢就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”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。

  

  全国人大代表、科技部党组成员、科技日报社社长王志学,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、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,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,全国人大代表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闫傲霜一同出席记者会。

  

  科技领域大事喜事多

  

  万钢说,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(2006-2020)》,进入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阶段。2008年,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,党中央、国务院提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,把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应对措施之一。在“十二五”规划制定期间,中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,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,发挥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力量。去年7月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,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,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,用全球视野谋划科技进步和创新。

  

  研发投入首次超万亿元

  

  “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,市场为导向,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,这是科技改革发展的第一号任务。”万钢说。

  

  2012年,我国全社会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支出达10240亿元,占GDP的1.97%。承担探月工程、天宫和神舟对接、蛟龙探海等重大项目的科技集团,在完成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同时把技术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,他们营业总收入70%左右来自民品市场。

  

  万钢说,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启动以来累计新增产值已超过11000亿元。同时,去年国家向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投入40多亿元,带动资本市场、银行、金融支持超过1000多亿元。

  

  高技术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

  

  万钢说,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支持下,2012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占世界第一位,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。中关村、上海张江、武汉东湖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探索科技体制改革、产业发展、技术创新中取得很好的成绩。去年全国105个高新区总收入超过16万亿元,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3.6%。

  

  治理污染需要大家共同努力

  

  在回答关于治理空气污染的问题时,万钢说,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治理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,其中就包括汽车技术的发展,推广电动汽车等。

  

  他说,治理空气污染,需要每一个人共同努力。我们也很重视国际科技合作,希望来自各国的新技术能够应用到我们应对空气污染的工作当中。

  

  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激情

  

  在回答关于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时,万钢说,科技项目的设置要满足国家未来发展的需求,要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。我们简化了科技项目申请指南,覆盖了更多科研人员的探索领域。

  

  “我们把所有的课题答辩都通过视频进行,所有的过程都实现痕迹管理。光这一项每年为科技人员节约的工作时间就有6万个工作日,节约的旅行经费7000多万元,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公开透明度。”万钢说。

  

  他说,科技人员从事科学研究,经费拨付要及时。根据预算法的要求,科技部从去年开始实行在年初先把当年应拨经费的25%划拨到位,预算批准通过后1个月就可以全部拨付到位。此外,还帮助科研人员管理、配置好经费,实行科技报告制度,推动科学仪器设备的共享,同时实现全社会科学技术信息化管理,营造一个宽松、和谐、催人上进的创新环境,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。

  

  新能源汽车产业最大的难题是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推进问题

  

  在谈到新能源汽车发展时,万钢表示,我国公交电动车的产业竞争力和运行模式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,目前我国主要从公共交通领域拉动电动汽车的发展。

  

  万钢说,我国从2009年开始,首先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。截至去年,25个城市有2.78万辆新能源汽车,其中80%是公交车,预计到今年3月底新能源汽车将增加到3.98万辆。

  

  他说,现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最大的难题是协同发展的问题。新能源汽车的长远发展需要充电设施、顾客使用环境、环保措施、产业发展政策的协同推进。(记者 安蓓 罗沙 余晓洁)

  

 
  (责任编辑:admin)  
 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 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 
     
     

     

    浙江庭奎律师事务所、温州天佑商标事务所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:
    1、本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。未经本站的书面许可,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本站的各项资源转载、复制、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;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,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;不得修改或再使用本站的任何资源。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,必需取得本站书面授权。
    2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温州天佑商标事务所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    3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本站原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    4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     
      最受关注的资料
     
     
      本站推荐的资料
     
     
      与该资料相关的资料
      知识产权要为北京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
    《十二五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规划》公
   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重点发布
    发挥知识产权战略作用 服务创新驱动发展
    《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
    鼓励自主创新 提高国际竞争力
    “十二五”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规划公
   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王道
     
    Copyright 2012 温州天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    地址:温州市鹿城区人民路新世纪大厦20楼G座 邮编:325000
    服务电话:0577-88897921、18958896118、18906665635 EMAIL:admin@wztysb.com